不動產經紀業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什麼?不是漏水,不是被踩線,其實是客戶資料的不當使用。

房仲產業常常會遇到個資法的使用問題。
在110年更因為非法「小白機」許多同業遭到檢調單位調查。
透過「小白機」非法取得的個資包含高官政要,加上個人資料保護法非常嚴格,檢調偵辦搜索相當嚴謹,
因此房仲業者有必要全面了解個資法的合法使用範圍與相關罰則。
個資法對於違反行為,有相當多的罰則,不管是刑事、行政處罰、民事賠償責任都很重。
刑事責任的部分
根據個資法第41條規定,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,或損害他人之利
益,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可能再加上100萬元以下的罰金。
行政處罰的部分
根據個資法第47條,違反個資法去收集、處理與利用個人資料的話,會罰5萬元至50萬元的罰鍰。
如果是公司行號違反個資法規定,根據個資法第50條,公司的代表人、代理人或負責人也要受到同額度的罰鍰處分。
另外根據經紀業倫理規範第16條,違反個資法,依照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29條,可能會再處6萬元至30萬元罰鍰。
經紀業倫理規範第16條的內容,是指不動產經紀業者不能不當利用謄本資料侵擾客戶。
民事賠償的部分
在個資法第28條規定,如果當事人無法判斷、證明損害的時候,會以500元至2萬元為損害賠償計算。
單一案件最高賠償金額為2億元整。
根據前述,無論是刑事責任、行政處罰或是民事賠償,對於加盟店而言,都是非常沉重的負擔,所以提醒大家,在收集、使用客戶資料時一定要非常小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