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想拚搏卻苦無學歷的年輕人,大家房屋臺北政大加盟店廖永震店東給予的建議是「歡迎加入房仲業!」
他認為房仲是個容易有成就的行業,即使沒有家世背景,也有希望發展致富。
換過無數工作的他,在人生最窮途潦倒時與房仲業結緣。
一進入這行,他就知道自己來對了,而且確定最終要創立自己的事業。
要在文教區立足,專業知識是強棒
來自雲林崙背的務農家庭,廖永震店東是七個手足中的唯一男孩。
退伍後從事業務工作,做過美髮材料、保健食品、石斑魚苗養殖和旅行社領隊,經營過命理顧問中心,甚至會開大卡車。
廖永震店東對房仲業的第一印象並不好。早期工作的美髮店對面有家房仲公司,一成交就會放鞭炮,小小年紀的他常望向對街,覺得那群站在門口抽菸的人看起來不太正派。
人生就是這麼奇妙。
2005年,廖永震店東在臺北闖蕩了十幾年,身心俱疲,對未來感到茫然,這時姐姐向朋友推薦他去做業務,正巧就是房仲業。
店東與他相談後,覺得這年輕人觀念不錯,便交付他一項任務︰去政大二期重劃區畫地圖,並相約一週後見面。
「這是我第一次認真觀察街道與房子,認真畫了好幾天。店東看出我的用心,還指點我,路口和特別明顯處應加註標記,這樣客戶才容易找到路。我恍然大悟,原來老闆在訓練我了。」
入行後,廖永震店東對主管說︰「您不一定要親自帶我,做的過程我會找到問題點,請您允許我提問。」靠著摸索和請教,他成為閃亮的業務。
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,許多房仲店收攤,他決定逆向操作,帶著六個業務及一個祕書自行創業。
廖永震店東認為,在木柵開店頗有挑戰,這裡文教氣息濃厚,住著大量公務員與中產階級,客戶裡有不少專業人士,他們個性謹慎、喜歡發問,渴望獲得答案。
他提醒業務︰「想在文教區立足,專業知識要夠強,否則無法贏得信賴。請大家為交易安全把關,並多涉獵稅務知識。」
同事家人齊心打拚,比風水更重要
廖永震店東當店東,除了想改善生活,更想幫助身邊的人一起變好。
他的團隊裡有好幾位家庭成員,包括妻子、三姐、七妹和大舅子。
他瞭解員工大都擔心公司變成家族企業,怕老闆一味護著自己人。
為了自清,廖永震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,盡可能公平公正,若資源有限,也優先提供給其他員工。
「我的手足從未抗議,也不曾質問我為何這麼做,而是無條件支持我。」
廖永震店東常被想創業的朋友詢問,選擇店面很重要嗎?
他表示好店面確實能加分,但如果決心非開不可,這份執著勝過一切。他舉創業的經驗跟大家分享。
創業之前,廖永震店東租下現有店面,並把正門轉向,開在有腹地的那一側。開店之初,有位風水老師唱衰︰「你們以為這是倒畚箕厝?這根本是剪刀煞!大門和醉夢溪形成背水一戰,不快離開,不到半年就會一屁股債。」
這番話令廖太太擔心不已,廖永震店東卻不以為意︰「月租三萬五,外牆帆布廣告出租可回收二萬五,等於每月只花一萬元房租,已立於不敗之地。」
「店裡成天有業務和客戶進出,客戶還可能帶小孩來,比起一跨出去就是車道,正門轉向絕對是明智之舉。」
「至於剪刀煞,無論政大一街或指南路二段,車怎樣開都不會撞進店裡。醉夢溪的確在旁邊,背水之說我不否認,我把這幾年積蓄全投入創業,有沒有那條溪都是背水一戰!」
他以「先顧肚子,再顧佛祖」成功說服太太,夫妻倆約定在此認真經營,一旦賺錢就要植福。
至今,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去育幼院幫忙和捐款,並邀員工同行,打造回饋社會的企業文化。
服務自成一格,主動關懷弱勢族群
「文山區大品牌的房仲近五十家,政大店自成一格,因為我們是做事業,不是做業績。」
廖永震店東深耕地方多年,舉凡里長活動、地方社團、學校運動會,都會看到他的身影,每年贊助帳篷的花費高達40萬元。
大家房屋臺北政大加盟店出錢出力,常設計遊戲供民眾闖關拿獎品、租借棉花糖機讓小朋友動手體驗, 並在現場免費做不動產諮詢。
「我把這些開支視為廣告費,增加的曝光機會。這個策略發揮成效,帶來委託之餘,居民漸漸把我們當成朋友,遇到不動產問題會來電諮詢。」
廖永震店東擁有溫暖的心,隨時伸出援手,關懷弱勢族群。
他為不少客戶圓夢,最難忘的,是幫助一位單親媽媽,在安康平宅改建前搬進新家。
這位母親是家暴受害者,獨力撫養一對女兒,社會局安排她在清潔隊掃街,她還兼差打掃,拚命存錢就為了想搬離。
有天經過大家房屋臺北政大加盟店,看見一戶中古公寓出售的廣告,令她心動不已。
屋主開價七百三十八萬,但她財力有限,經過十天斡旋,屋主降價八十八萬出售,母女終於有自己的家。
安康平宅附近的明道國小,半數是弱勢學童,隔代教養和經濟弱勢是普遍現象。
學生要出國比賽,沒有錢辦護照,廖永震店東會主動捐助,或替團體尋找表演機會進行募款。
他希望孩子們能從活動中找到自信,不因原生家庭而自卑。
事業、家庭兩得意,廖永震店東最感謝另一半王儷穎,他出門打天下,便把大家房屋臺北政大加盟店的內勤與人事交由太太打點。
「她帶動辦公室的和諧氛圍,更把員工照顧得無微不至,是個好媽媽、好老婆、好媳婦、好老闆娘。」
他感性地說︰「還要感謝所有夥伴,能擁有這群團隊,是我此生最大成就。」
地址: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227號1樓
電話:02-8661-8811